不少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上各種輔導班,導致他們在課堂上無心學習,總覺得自己學過了就不需要再聽課了!剛開學,筆者到湖南郴州市四完小聽了一堂二年級語文課,發(fā)現一名男孩不但上課未認真聽講,還不時搞一些小動作。筆者走過去問男孩為什么不聽老師講課,他回答道:“這些東西我早在輔導班學過,課堂上已沒有什么可學的了!”
校長謝鳳華連忙向筆者解釋:“這個小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就被評為‘識字大王’,只要他上課不影響同學們,我們也不好強制他認真聽講……”筆者采訪發(fā)現,超前教育已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中、高考競爭,現已發(fā)展到從早教識字背詩,再到雙語幼兒園、“小升初”選拔學生了。
家住郴州市蘇仙北路的劉先生的女兒今年在蘇仙區(qū)機關幼兒園上大班,讀中班時劉先生就教會了女兒100以內的加減法。“許多同事的孩子不但會背唐詩宋詞,而且還能唱歌跳舞,有的學會了簡單的英語對話。讓我既羨慕又擔心,生怕自己的女兒落在別人后面。”劉先生坦言。
面對超前學習現象,一些老師并不認同。謝鳳華認為,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相應的接受能力。像“識字大王”這類的孩子,一二年級的知識對他而言是重復學習,炒冷飯的味道當然不好,影響了他對學習的好奇心,長此下去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
郴州市湘南小學校長陳峰直言:“近年來,許多家長把早期教育當作教育孩子,提高其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對孩子進行各種知識培訓,3歲學算數,4歲學寫字,5歲學英語……這些做法違反孩子心理、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不僅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而且會導致孩子厭學。”
“課外學習是用來拉開差距的”。不少家長給孩子報一些超前學習的輔導班,可從實際效果來看,反映并不好。
郴州市教科院小學語文教研員黃小元坦言:“以學拼音為例,許多家長認為,第一次學不好,可以學第二次或第三次。但小孩學拼音就像煮粽子一樣,第一次一定要煮熟,否則以后怎么煮都是夾生的。”
“剛開始,零起點的學生學拼音肯定比超前學習的學生吃力,家長也有同樣的焦慮。但過了10天之后,差距會逐漸縮小。學拼音的過程會持續(xù)近半個學期,我所教的孩子學完后基本上能掌握,差別不大。進入二年級后,那些超前學習的孩子優(yōu)勢幾乎沒有了,反而是那些學習習慣好的孩子后勁十足。”黃小元說。
“其實,老師并不關注孩子在一年級前學了多少知識,而是在乎孩子有沒有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好習慣決定孩子的一生,不少上過早教的孩子在一二年級有點優(yōu)勢,但如果沒有好的習慣,很容易被迎頭趕上。”郴州市教科院副院長廖小平說,要解決超前學習問題,一方面要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fā)展,張揚孩子的個性、完善學校考核機制;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管理,整頓誤人子弟的虛假廣告,讓教育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