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蠟療法是中醫(yī)傳統自然療法的—種,清代外科名醫(yī)祁坤在《外科大成》中詳細地記述了蠟療的操作方法、適應癥及注意事項等。蠟加熱熔化后,涂敷在局部,使皮膚微小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huán),促進細胞的通透性和機體新陳代謝,因此對各種慢性炎癥如關節(jié)炎、胃炎、盆腔炎、滑囊炎等有良好的療效。蠟療又有促進皮膚營養(yǎng)、加速上皮生長的作用,對血痂的形成、慢性潰瘍和竇道的愈合均有一定療效。蠟療還有鎮(zhèn)痛、解痛作用,可用來治療神經炎和神經痛。液體蠟和半固體蠟在冷凝過程中,體積逐漸縮小,對皮下組織起機械壓迫作用,能夠促進滲出液的吸收,防止組織液及淋巴液的滲出,對挫傷及腰肌勞損有一定療效。常用的石蠟療法有以下幾種。
液蠟涂搽法將加熱到55—65度的液體石蠟,用毛刷蘸取后迅速在治療部位上均勻地薄薄涂搽幾層。薄蠟冷卻后,凝結成緊縮的軟蠟殼,形成導熱性低的保護層(此時病人不要亂動,以免保護層破裂后,外面熱蠟液進入蠟殼內燙傷皮膚)。然后再在保護層外涂刷0.5厘米厚的石蠟殼,外面用蠟紙或油布蓋好,再依次用床單和棉被包裹保溫。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每次治療30~60分鐘,3次為1個療程。
蠟布敷貼法將消毒紗布浸蘸熱蠟液,冷卻到病人所能耐受的溫度,敷貼在治療部位上,然后再用另一塊較小的浸有60-65度蠟液的紗布墊蓋在第一塊紗布上面,用油布、床單、棉被依次裹好保溫。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每次治療時間30~60分鐘,3次為1個療程。
蠟餅敷貼法取一瓷盤,大小依病變部位的面積而定。盤內鋪一層膠布。將石蠟加熱熔化后倒入盤內,厚2~3厘米。待表層石蠟冷卻凝固后,連同膠布一起取出,敷在患處。也可將熔化的石蠟液倒人無膠布的盤中,待冷卻成餅之后,將石蠟與盤子分開,取出敷在患處,然后蓋上油布,再用床單、棉被包裹保溫。每次治療30~6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3次為1個療程。
蠟袋熱敷法將加熱熔化后的石蠟液裝入橡皮袋內,石蠟液要占橡皮袋容積的,1/3,橡皮袋的大小以病變部位的面積而定。待石蠟液袋冷卻到患者能忍受的溫度,敷于患處。
石蠟繃帶法將石蠟加熱到100度,待冷卻到50-60度時,用消毒后的毛刷將石蠟蘸滴在已清除痂皮、膿液或其他分泌物的創(chuàng)面上,然后蓋上油紙和紗布墊,最后用繃帶固定。經24小時后解開繃帶,去掉石蠟,清潔創(chuàng)面,再進行第2次治療。3次為1療程。
(責任編輯: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