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需要補鈣,這也是有必要的,因為年紀的增長,鈣離子會缺失。說起補鈣,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國際診療指南推薦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以防中老年人骨質疏松,降低骨折概率,因此發(fā)達國家近一半中老年人會額外補充。我國20多年前也刮起了一場全民補鈣熱潮,直至今天,鈣片仍是最暢銷的補劑之一。
說起補鈣,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國際診療指南推薦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以防中老年人骨質疏松,降低骨折概率,因此發(fā)達國家近一半中老年人會額外補充。我國20多年前也刮起了一場全民補鈣熱潮,直至今天,鈣片仍是最暢銷的補劑之一。
然而日前,中國學者刊登在世界頂級醫(yī)學期刊《美國醫(yī)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給人們補鈣的熱情潑了一盆冷水。這項名為《鈣劑/維生素D補充和社區(qū)居住的老年人骨折發(fā)生的相關性》的研究,對33篇文獻進行了薈萃分析,涉及5萬余人。結果顯示,無論單獨吃維生素D或鈣片,還是兩者一塊吃,都不能降低50歲以上、居住在社區(qū)的中老年人發(fā)生骨折的概率。
研究發(fā)布后,美國廣播公司、路透社、《紐約時報》等多家國際主流媒體,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稱其可能顛覆骨質疏松的防治理念。“補鈣沒用”的言論也開始在國人朋友圈里瘋傳。補鈣和維生素D真的沒用嗎?該研究的作者、天津醫(yī)院足踝外科副主任醫(yī)師趙嘉國在接受《生命時報》采訪時表示,上述說法屬于過度解讀。
“仍推薦通過健康生活方式保護骨骼”
趙嘉國告訴記者,補鈣、維生素D與骨折風險的關系不是新話題了,國際上已發(fā)表20余篇相關薈萃分析文章。從循證醫(yī)學研究角度來看,他們此次的研究有四個特點,以保證結論的準確和具體:研究人群精準是首要考慮因素。新研究對象限定為50歲以上社區(qū)人群;之前的薈萃分析多將全人群放在一起分析,必然影響整體結果。在干預措施方面,新研究比較的是單獨補鈣、單獨補維生素D、聯合補充鈣和維生素D,與不治療或服用安慰劑相對比的結果;之前的研究多是將單獨補充、聯合補充混在一起分析,影響結果的可信度。在對照方面,納入新研究的文獻對照組均是不治療或服用安慰劑的;之前的多是補鈣或服用安慰劑。在結果方面,新研究分別分析了髖部骨折、椎體骨折、非椎體骨折和全部骨折事件;之前多是對骨折進行籠統(tǒng)分析。
“雖然我們的研究結果和國內外指南的推薦不一致,但并非空穴來風。”趙嘉國說,理論上講,骨密度越大,骨折風險越低。近幾年,一些高水平薈萃分析的研究結果與這次的類似。一項2014年發(fā)表在《柳葉刀》上的研究表明,不缺乏維生素D的50歲以上社區(qū)中老年人,大規(guī)模補充維生素D不能增加骨密度。另一項2015年發(fā)表在《英國醫(yī)學期刊》上的研究發(fā)現,通過飲食增加鈣攝入或服用鈣補充劑,僅對50歲以上人群的骨密度產生輕微非進展性影響,因此推測額外補鈣可能不會降低骨折風險。
針對大眾關心的兩點核心疑問,《生命時報》記者向趙嘉國進行了求證。
所有人補鈣和維生素D都沒用嗎?“不是。”趙嘉國表示,新研究針對的是50歲以上居住在社區(qū)的中老年人。這類老年人有較強的自理能力,飲食更豐富、戶外活動更多、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更長,不能與住院或養(yǎng)老院的老年人一概而論。從已有文獻來看,住院或養(yǎng)老院的老年人,補鈣或維生素D可降低骨折風險的結果更多見。
所有方式的補鈣和維生素D都沒用嗎?“不是。”趙嘉國強調,研究中說的鈣劑和維生素D,并不包含天然膳食中本就含有的,也不包括曬太陽后人體自然合成的。為避免不同的鈣和維生素D來源影響研究結果,趙嘉國在選擇隨機對照研究時,要求所有鈣和維生素D的來源均是額外補充劑。因此,他仍推薦通過健康生活方式保護骨骼,比如多吃乳制品、蘑菇等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多曬太陽,勤于鍛煉,預防跌倒。
還需更多國內數據來證實
針對這項轟動世界的研究,世界領先的骨健康學科組織——美國骨礦鹽學會發(fā)出緊急聲明稱,該研究可能引起患者、護理員和醫(yī)生的困惑:到底誰應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盡管研究發(fā)現,對于50歲以上,不住在醫(yī)院、養(yǎng)老院的中老年人,沒有明確證據表明額外補鈣劑和維生素D能防止骨折。但至關重要的是,該研究主要關注的是健康中老年人,因此結論并不適用于骨質疏松患者、有其他代謝性骨病或使用骨保護藥物的人群。這些人還是需要攝入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以保證骨折防治藥物的效果。
一般來說,50歲以上的健康中老年人,鈣的主要來源應是牛奶、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維生素D可從某些食物中獲得,或通過日曬,由皮膚自然合成。這與2017年10月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更新的建議草案一致,但該草案還沒對外公布。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這項研究可能被媒體過度解讀。“鈣片沒用”的結論是有前提的,能否適用于我國所有人群,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證據。
首先,膳食鈣攝入量不同。我國居民膳食鈣攝入量平均僅有389毫克/天,中老年人由于食量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弱化,攝入得更少。然而,該薈萃分析收納的14項有關補鈣的研究中,只有一項膳食鈣攝入量是434毫克/天,兩項大約是600毫克/天,其他都是700~935毫克/天,本就達到甚至超過攝入標準,再用劑量為500~1200毫克的鈣片大量補鈣,顯然意義不大。而我國老年人膳食鈣攝入量往往低于全國平均值,再補200~400毫克的鈣片是否有益,并不在該論文的證明范圍當中。
其次,可能存在人種和人群差異。由于亞洲相關數據實在太少,這項薈萃分析主要以歐美的研究為主,與我國國情、體質和基因均有差異,對已經存在骨質疏松、膳食鈣攝入量較小的人,適量補充鈣片是否有效,什么樣的補鈣方式更合理等,還需更多國內數據來證實。
壯骨重在補短板
雖然該研究的結論令人震撼,但專家們一致同意,它并未否定膳食攝取充足鈣的意義,也沒否定特殊人群額外補充鈣、維生素D的重要性。范志紅認為,除了鈣和維生素D,骨骼健康還與鉀、鎂、鋅、維生素K、維生素C、消化吸收能力、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運動等諸多因素相關,應綜合考慮,補上短板,而不是一味地大量補鈣。專家建議,要想骨骼強壯,應做到以下幾點:
均衡飲食。平衡膳食是保持健康的基礎,大多數人都沒做到。以鈣為例,《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建議,成人膳食鈣攝入量應達到800毫克/天,而我國居民平均水平不足推薦量的1/2。范志紅表示,若膳食中鈣不足,應適量多攝入奶類、豆制品、綠葉菜等高鈣食物,蔬果和豆制品還有利于補鉀、鎂和維生素K;若雌激素水平過低使骨鈣流失,可考慮適當補充雌激素或多吃些豆類食物;消化吸收能力不好的老人,應先治療胃腸疾病,才能保證鈣的吸收利用。
規(guī)律運動。趙嘉國說,運動是老年人預防跌倒的最佳方式,同時還能促進鈣在骨骼內的沉積,降低骨折發(fā)生率。但也要根據個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同時做好安全防護。
曬太陽。陽光有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每天保證15~30分鐘的日照即可。建議多到戶外走走,運動的同時兼顧曬太陽。
控制體重。超重會給骨骼帶來極大負擔,而過分追求苗條,不斷節(jié)食,容易加劇骨鈣流失。對老年人來說,體重指數,即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應控制在20~25之間。
理性吃鈣片。范志紅指出,健康人如果膳食鈣攝入量達標,就不必額外補充了。在膳食鈣充足情況下大量服用鈣片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干擾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造成便秘、胃腸不適等問題。如需額外補鈣,建議在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少量多次,和三餐一起攝入。
改掉壞習慣。回避一些加速骨鈣流失的壞習慣同樣重要,建議戒煙限酒、做菜少放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