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又名地黃,以根莖作為藥用。生地因加工不同分為鮮地黃和熟地黃。
一、生長習(xí)性
生地的適應(yīng)性強,多生長于排水良好的沙地、荒坡、地埂邊。它性喜陽光,適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種植。土壤過黏、過硬,會造成其塊根發(fā)育細長,使產(chǎn)量降低。土壤積水,塊根容易腐爛。
二、栽培技術(shù)
一、選地、整地選擇土壤疏松、土層深厚,適宜生地生長發(fā)育的地塊種植。忌連作,其輪作期為3-4年,忌與瓜田、高粱鄰作。前茬以種植蔬菜、棉花、谷子、甘薯等為最好。前茬收后,可畝施廄肥5000公斤做基肥。
二、選種種苗應(yīng)選擇植株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結(jié)果集中的春種生地。將春種生地挖出,折成5厘米長的小段,晾2個小時。傷口愈合后,按行距7-8厘米種植,覆土7厘米,畝用種80-100公斤。
三、栽植3月20日左右(春分前后)開始育苗。苗床寬1.2米、深12厘米。將濕潤的沙質(zhì)土鋪在苗床底部,將其整平。擺好生地節(jié),上覆蓋沙質(zhì)糞土2-3厘米,用塑料薄膜覆蓋。25天后生地苗即可出土,4月20日左右,當(dāng)?shù)販胤€(wěn)定在16℃以上、幼苗長出4-5片葉時,即可移栽大田。按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栽植,每畝可栽植3500-4000株。
四田間管理
1、施肥生地宜多施磷、鉀肥,施足基肥對生地豐產(chǎn)很重要。苗出齊后結(jié)合澆水,每畝施人糞尿1500-2000公斤。生長中期(7月份)每畝地追施磷肥7-10公斤或草木灰1000公斤。
2、澆水生長期應(yīng)勤澆水保持地面潮濕;生長后期怕積水,易引起爛根。澆水以不旱不澆,天陰不澆、中午不澆為原則。
3、除草、松土生長前期,苗小根淺,宜淺鋤雜草2-3次。以后可用手拔草,以免傷根。
4、間苗、摘蕾當(dāng)幼苗長到10-12厘米時,要及時進行間苗,每穴留一棵健壯苗,把多余的瘦弱苗用剪刀貼地皮剪掉。除留種用的花蕾外,其余的花蕾要及時摘除,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促進塊根生長。
5、防治病害葉片如果出現(xiàn)黃斑點,即是斑枯病的前兆,應(yīng)及時噴施搞枯靈等進行防治,一般噴兩次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對發(fā)病嚴重的植株應(yīng)及時清除。
三、采收與加工
春種生地栽后當(dāng)年11月前后,當(dāng)生地上莖葉枯黃且?guī)в邪唿c時即可采挖。先將鮮生地除去須根,按大小分級,然后分別晾干,直至其顏色逐漸變黑,即成生地黃。
(責(zé)任編輯: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