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ShānZhāMù
【英文名】Howthomwood
【別名】赤爪木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或野山楂等的木材。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1.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var.majorN.E.Br.2.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
采收和儲(chǔ)藏:修剪時(shí)留較粗莖枝。
【原形態(tài)】
1.山里紅落葉喬木,高達(dá)6m。枝刺長(zhǎng)1-2cm,或無(wú)刺。單葉互生;葉柄長(zhǎng)2-6cm;葉片闊卵形或三角卵形稀菱狀卵形,長(zhǎng)6-12cm,寬5-8cm,有2-4對(duì)羽狀裂片,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有光澤,下面沿葉脈被短柔毛,邊緣有不規(guī)則重鋸齒。傘房花序,直徑約4-6cm;萼筒鐘狀,5齒裂;花冠白色,直徑約1.5cm,花瓣5,倒卵形或近圓形;雄蕊約20,花藥粉紅色;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梨果近球形,直徑可達(dá)2.5cm,深紅色,有黃白色小斑點(diǎn),萼片脫落很遲,先端留下一圓形深洼;小核3-5,向外的一面稍具棱,向內(nèi)面?zhèn)让嫫交;ㄆ?-6月。果期8-10月。
2.山楂本種與山里紅極為相似,僅果形較小,直徑1.5cm;葉片亦較小,且分裂較深。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山楂生于海拔100-1500m的溪邊、山谷、林緣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1.山里紅分布于華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2.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江蘇、浙江、江南等地。
【性味】苦;寒;無(wú)毒
【歸經(jīng)】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燥濕,止癢。主痢疾,頭風(fēng),身癢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唐本草》:主水痢,頭風(fēng),身癢。
【摘錄】《中華本草》
(責(zé)任編輯: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