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韓世輝教授等研究人員以10名10歲左右的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5名男孩和5名女孩。研究人員讓10名兒童觀看了真人電影片斷和《變形金剛》等動畫片片斷,然后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測量這些兒童觀看電影和卡通片時的大腦激活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兒童的大腦內側前額葉在觀看電影表現(xiàn)的真實人物和卡通片表現(xiàn)的虛擬角色時都會被激活。
此前,國外科學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發(fā)現(xiàn),成人在觀看由真人表演的電影片段和虛擬角色的動畫片段時,大腦活動有顯著的差異,看真人電影時,成人的大腦內側前額葉自動參與加工現(xiàn)實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動(如理解他人的意圖),對卡通動畫表現(xiàn)的虛擬場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卻沒有類似的自動加工,大腦內側前額葉不會被激活。
韓世輝等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10歲左右的兒童觀看卡通片中的虛擬人造角色時,其大腦內側前額葉可以被自動激活,這與成人的神經活動方式不同,這也解釋了兒童為什么對于卡通片有著濃厚興趣的原因。
韓世輝表示,該研究結果提示,兒童直到10歲時,其大腦內側前額葉還是不能自動區(qū)分真實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虛擬人造角色。這一研究結果對于幫助我們理解兒童與成年人在自動地區(qū)分真實與虛擬角色的認知與神經機制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編輯:陶媛